• 首頁
  • 重磅財報季來襲!科技股還能漲嗎?【每週更新】

    市場回顧

    上週(7/10-7/14),全球市場普漲,港股表現最佳,漲5.7%。美股方麵,標普500指數漲2.4%,幣 安 上架 pi道瓊斯指數漲2.3%,納斯達克100指數漲3.5%。歐股方麵,歐洲STOXX 600指數漲2.9%。

    【圖源:MacroMicro 日期2023/7/10-2023/7/14】


    【圖源:MacroMicro 日期2023/1/1-2023/7/14】


    1.美6月CPI超預期回落,聯準會二次加息降溫

    7月12日,USDT一顆多少錢?美國勞工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美國6月CPI同比漲3%,為2021年3月以來最低,預期3.1%。 6月核心CPI同比回落0.5個百分點至4.8%,預期5.0%;核心CPI環比漲0.2%,同樣低於預期。

    【圖源:MacroMicro 】


    數據公佈後,市場對“7月是最後一次加息"的預期更堅定,7月之後的加息預期整體降溫,降息預期提前至明年3月。BitoEX


    【圖源:CME】


    不過,本次CPI放緩的一個關鍵原因源於基數效應,市場目前可能太過樂觀。美銀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認為,低基數帶來的好時光已經過去,美國下半年可能會迎來更高的通膨數據和相應的緊縮政策,股市預計會在8月底9月初大幅下跌。


    高盛分析師也表示,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仍然很高,通膨可能從現在開始變得更加棘手,使央行意外轉鷹。狗 狗 幣 算法


    Mitrade分析師:


    現在定言7月是最後一次加息為時過早。從需求側來看,非製造業PMl反彈、非農薪資仍強,疊加股市帶來的財富效應,居民消費韌性不容小覷。關注接下來兩次核心CPI增長,如持續放緩,聯準會年內不太可能二次加息,反之,如核心CPI再次反彈,pi幣可以換多少錢?年內(如11月)二次加息概率增大。

    2.重磅財報季來襲!科技股還能漲嗎?

    本週三,特斯拉和網飛將公佈財報,為科技龍頭股的業績期揭開序幕。

    高盛分析員Mark Delaney稱,市場最關注特斯拉的邊際利潤率表現,以評估電動車減價戰對公司業績的影響。此外,Netflix今年以來股價累計升逾50%,市場希望評估其業績,以確定其高市盈率是否合理。


    【圖源:TradingView】


    而下週,微軟和Meta等公司也將公佈財報,投資者十分關注這幾家科技公司在AI方麵的進展。


    BMO財富管理首席投資官Yung-Yu Ma表示,儘管超大型股的估值“在很大程度上被計入了價格”,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被高估了:“一旦你考慮到人工智能等趨勢,它們的地位,就從投資組合的核心持股變成了投資組閤中幾乎絕對必要的主要組成部分。”


    Mitrade分析師:


    科技股巨頭們的市盈率約為40倍,而標普500指數其他成分股市盈率約為15倍。巨頭們需要拿出強勁的業績來證明,市場給予它們高昂的溢價是合理的,否則,股價將會回調。短期內,預估標普500指數將圍繞4500點展開區間震盪。

    3.納指100迎“特別再平衡”,有何影響?

    7月24日,納指100將在開市前進行“特別再平衡”(special rebalance),以保證將權重最大的幾家公司(佔指數4.5%以上)佔比維持在40%以下。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特別再平衡,並不是納斯達克100指數歷史上的首次再平衡,1998年12月和2011年5月,也進行過2次特別調整。

    今年以來,納斯達克100指數漲幅達到42.28%,遙遙領先於標普500及道瓊斯工業指數。而這驚人的漲幅,主要來自於七大權重股——微軟、蘋果、穀歌、英偉達、亞馬遜、Meta和特斯拉。當前這些權重股合計佔比已超55%,可以預見之後這些公司的權重會顯著降低。


    此次調整對納指100走勢將產生什麼影響?


    短期內指數波動加大,但長期看此次調整不會帶來很大的影響。根據中金海外測算,頭部7隻權重股的權重調整後,被動資金(追蹤納斯達克100的ETF)可能帶來約235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出,但考慮到這7隻股票的日均成交額較高,因此可能在幾天內消化掉此次調整帶來的影響。


    Mitrade分析師:


    今年以來納指的強勁表現基本就是幾個龍頭公司帶動,如果排除這些公司的漲幅,其實今年以來美股整體表現並沒有那麼亮眼。本次調整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納斯達克100指數的結構,因此未來納指100的走勢,將繼續依賴於科技巨頭的表現。